九寨沟游记(收集3篇)

时间:2024-08-02 来源:

九寨沟游记范文篇1

来到九寨沟,我们统一乘着大巴车观光,一路上听着导游的解说,看着水平如镜的湖面,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这里的湖泊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和一个美丽的传说。

九寨沟景区景点众多,分为两部分,以诺日朗服务中心站为中心分了两个岔口,右边是到原始森林的路,左边是到长海的路。我们是从右边出发的,早晨我们乘着大巴车一直到原始森林的山脚下才下车,因天气比较冷,我们没有进入原始森林探索,而是采用由上到下的顺序来参观九寨沟的右面。

我们绕着湖旁修的栈道慢慢参观,首先参观了箭竹海,箭竹海满目青翠,就连我身上穿的白色休闲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叫,走在栈道上,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发现风姑娘从我身边轻轻走过。在纤尘不染的水中,鱼儿在水底欢快的嬉戏,大自然给人这种安谧静美的享受真让人难以忘记。

我们参观了许多海子,其中五花海最美,它好像那个美丽的仙女在水面上扔下一朵鲜艳的五色花似的,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后来我们回到诺日朗服务中心站,在哪里吃午餐,下午决定去长海,在我们去长海的途中下起了毛毛细雨,所有人都打着伞,听着导游的解说我才知道长海是许多海子中最长最深的海子,我们在那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留念,来带长海的观景台,我向下望去,哇!下面真像伞的天地,大伞、小伞、红伞、绿伞、蓝伞……各色各样的伞在栈道上显现着。

游览过长海我们来到五彩池,池中心呈现出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后来我们直接到了诺日朗瀑布,那的瀑布气势雄伟壮观,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水花一下溅到栈道上。听说诺日朗瀑布是拍西游记的一个景点,我们纷纷拍照留念。

再出沟前我们在九寨沟最大的寨子——树正寨里休息片刻,在寨的中间有九座白塔,表示九个藏族村寨团结一致,向上苍祈求祥和、幸福。在塔的中间是许多经幡,这些经幡上面写着经文,经幡上的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层含义,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祥云,红色象征火焰、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藏族人民认为经幡挂上以后,经过风的吹动,犹如自己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还有人说,通过风把经幡吹散,其布丝飘到哪里,运气就会降到哪里……如果经幡插在半山腰无人处的,则是为亡灵招魂。

九寨沟游记范文篇2

来到永丰小学,阵阵优美的土琵琶声让人陶醉,这是老师正为学生传授南坪曲子;走进郭元村回龙村,懂文化的李永富大爷拿着《九寨沟精神家园》丛书为村里的老人们解读本村秦蜀交界的由来;进入白马山寨,部级舞传承人班文玉正给村里的小朋友们讲述舞的传奇故事……文化把九寨沟这个小县装扮得绚丽多彩,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九寨”。

“借船出海”做优两个非物遗产

“临时增加两场文化交流演出,邀请在澳门旅游广场向世界游人演出,专程请在国际烟花节各国代表会上展演……”去年国庆文化交流期间,南坪曲子在澳门出尽了“风头”,受到了澳门同胞的热烈欢迎。这是九寨文化第一次“飘洋过海”,这也是九寨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南坪曲子是九寨文化的象征,九寨文化是南坪曲子的灵魂。正是这样,九寨人用审时度势的眼光认识文化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单纯地把非物遗产当作“文化财产”,把“申遗”成功异化为“遗产搭台、经济唱戏”,单纯去算经济账;没有把旅游开发等同于经济收入,使文化遗产患上“富贵病”;也没有把非物保护局限于古董楼阁,使九寨文化资源遭到“保护性破坏”。相反,树立这样的文化自觉:把“申遗”成功作为保护的序曲,保存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用弘扬民族文化的眼光去发展文化。

“借船出海”加强文化九寨开发,着力于以打造“民间艺术之乡”为载体,将九寨民俗文化划分为白马“舞”体验区、南坪曲子体验区、中查藏文化体验区,形成赏九寨山水、听南坪曲子、品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三连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发扬和传播九寨文化。同时加大对外交流,积极与知名文化机构合作,采取赞助、合资等形式宣传九寨文化。近年来,先后承办阿坝国际熊猫节、九寨沟国际旅游文化节、“涂墨”狂欢夜等大型节庆活动,在国内文化交流;出版发行了以南坪曲子为代表作的文化歌碟《九寨情》和以舞为代表作的文化歌碟《白马情》;制作了探秘九寨文化片段广泛宣传。

“文化九寨”的华丽转身

抚今追昔,追根溯源。九寨有着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白民文化、曲子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藏民族文化……这些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沉淀的结晶,也是一代代文化人追求不止的结果。

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九寨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06年5月白马舞成功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5月,南坪曲子正式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0月,除2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成功申报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年底,在永丰乡、勿角乡建成南坪曲子传习所和舞传习所;郭元乡摸底村建成白马文化遗址保护工程。

从娃娃教起,从干部学起。2010年6月,12万册《九寨沟精神家园建设》文化丛书发放到中小学生和广大干部手中,从文化、经济、历史、地理等六个方面详细记述了鲜见九寨文化。这套丛书还被纳入到中小学生课堂,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容。同年4月,制作1000把南坪土琵琶发放到22所中小学校,作为音乐的必学课程,让每个人了解九寨、认识九寨。

不仅如此,九寨沟县在三次党代会上正式明确提出“文化强县”目标,全力提升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先后投入资金,建成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工程和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乡6个(镇)文化站、4个村文化活动室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传习所、“舞”传习所,让群众娱有场所,乐有地方。

“鱼水相融”向世界游人展现魅力

“九寨沟的早晨是鸟儿唤醒的,九寨沟的白天是画山绣水相伴的,九寨沟的夜幕是藏羌歌舞拉开的。”再到九寨沟,以往那种“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被动状态和单调感觉已荡然无存,热情奔放的藏羌歌舞晚会大大增加了旅游活动的精神内涵和生动的文化魅力,这是多次到九寨沟旅游的王女士最深刻的感受。

如今,九寨沟演艺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道自然与人文相融互动的新景观。

把文化嵌进旅游,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建立适合市场需求并适宜当地文化旅游特点的多种形式文化产业类型,形成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新格局。九寨沟演艺产业群就从这里起步。

1994年,九寨沟宾馆演艺厅落成和九寨沟民族艺术团正式组建,一台融藏、羌民族文化及民风民俗的专业演出节目,受到天下游客的追捧与欢迎。好比春潮破冰,此举打开了九寨沟县演艺产业由过去的自娱自乐向着专业化迈步的闸门。

登高看远才能长久发展。九寨文化演艺市场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入手,积极吸纳来自、青海、云南、甘肃和四川的藏区、羌族聚居区优秀文艺人才1000余人,组建了藏迷、藏王宴舞等10多家演艺团体,涌现出了像容中尔甲、蒲巴甲、高原红女子组合、哈拉玛女子组合等一大批优秀歌手,创造出了神奇九寨《藏谜》大剧院歌舞乐的品牌、甲蕃古城大剧院《梦幻之旅》的形式、印象九寨高原红演艺中心的商气,成为九寨演艺市场的领军羊。

演艺群的形成为文化九寨带来了“鲶鱼效应”。2006年3月,九寨沟演艺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藏谜》旅游演出项目被评选进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第一批名录……

九寨演艺市场正从概念化、民族化、主题化转向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化的方向迈进,为该县旅游业朝气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

“和谐文化”感受节

节攀高的幸福指数

郭元乡的“土专家”葛艳娥如今再也不“土”了,依靠乡里的农村书屋早已“转型”成为了“洋专家”,蔬菜栽培的一年比一年好,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

“以前那是靠经验种地,”葛燕娥说“现在乡上的农村书屋关于种养殖的书可多了,如今咱可是有文化的人了,啥事都能给你说个理儿出来。”这在九寨沟县只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九寨沟县将文化的繁荣发展,当作提升发展软实力,像抓经济工作一样,重抓文化事业,专门列入财政支出预算,用以繁荣民众体育文化活动。目前,已经建成7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17个乡镇文化站、120个村文化活动室,成立了中老年健身队伍,群众性唱红歌活动广泛开展。

走进九寨景区,来到诺日朗中心服务站,优美婉转的南坪小调,古老神秘的的白马舞,妙曼多姿的舞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这是该县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全方位展示给世界游人。

如今,九寨沟县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繁花似锦,奇葩朵朵,美不胜收。每当晨雾缭绕或晚霞初上,人们便已聚集在文化广场里的和着欢快的乐曲跳起锅庄和交谊舞;从早到晚,各乡村的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里,挤满了百姓;各种诗、书、画、音乐比赛,吸引着从幼儿园到高中等不同年龄段的学子;每年九寨沟县自家的元宵晚会深受群众欢迎,各个参与者均以崭新的姿态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唱红歌”“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常年“山花烂漫”。

正是由于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不少人告别了麻将桌,走进了阅览室;告别了迷信落后,崇尚科学进步。群众文化活动增加了居民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创造了健康积极向上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温良敦厚、文明祥和、热情好客”的乡风民风。

九寨沟游记范文篇3

在第一天的游程中,我们的旅行车经过了红原草原。草原上风景很美,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牛群、马群、羊群等在悠闲地吃草。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真正的草原,沿途上我兴奋得不停地大叫,“看,帐篷!像一朵白色的蘑菇!“看,长角的黑色牦牛!“看,马群!车上大多数人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草原,所以一车人都激动无比,叫喊声此起彼伏。同行的一个比我年纪小的弟弟,禁不住地车上作了一首自编的小诗:“蓝蓝的天空白云漂,白云下面马儿跑。我挥鞭儿把歌唱,白云深处是我家。草原的景色让男孩儿想在草原上骑马奔跑,我想变成一只小羊把鲜美的草吃个够,然后在草原上打个滚儿。嘻嘻,这个想法让我自个儿偷着乐了好一阵。

接下来,车上的人没有了最初看见草原的兴奋和激动了,因为,我们的车开了近两个小时都没有开出草原。车外总是连绵不断的草原,草原上总是有些零星的叫不出名儿的小花,牛群、马群、羊群等还是一如同前地散漫地在吃草,天空还是同样的深远,我们的车像一个孤独的骑士一样在草原上奔跑,看不见路的尽头,好像要开到天边去似的。我有些头晕了,妈妈说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因为此时我们已到了海拔3200多米的高度了。妈妈让我嚼一嚼口香糖,少说话,在车上别动,说这样有利于氧气的保存,人慢慢就会适应高原反应,就如同人一样可以长年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我正想象着人如何适应高原生活时,看见身旁的妈妈开始呕吐了,其他人也哇哇哇地吐了起来。先前那位“挥鞭的弟弟,也扑进妈妈怀里一个劲地叫唤头痛。司机只好把车临时停了下来,让全车人稍稍调整休息了一下。我呢,轻轻地下了车,只感到头重脚轻,迈不了步子,一股暖流涌在喉咙,我吐了一地,才感觉心口没有了先前的沉闷。

终于,车行到了一个中途的休息站点。这里可以骑马、射箭、钓鱼,可以喝酥油茶、住帐篷等。我选择了钓鱼和骑马。钓鱼平时是我的绝活儿,我总是比同行人早半个小时钓上鱼儿来,害得别人都说是鱼儿喜欢我呢。据说高原上的鱼儿是真实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我真想多钓几条鱼儿。也许是太乐观地估计了自己,结果我惨败而回,一条也没钓着。

【九寨沟游记(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笑猫日记(整理2篇) 2024-08-02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8-01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九寨沟的水(收集3篇) 2024-08-02

九寨沟游记(收集3篇) 2024-08-02

可爱的狗狗作文(整理8篇) 2024-08-02